实际上我当时也对女孩子的打扮不太认同,只是跟人家也不太熟悉,不好意思当面指出而已。这女的后来当然也嫁人啦,但景况不太好,时不时就挨丈夫的一顿暴打。我隐隐觉得,这女孩子后来的一系列不顺,与她太过于招摇的穿戴打扮有些关系。
第二回当媒婆和第一次的情况差不多,只是男女倒了个儿。彼此见过以后,男的是一见倾心,而女的对男的的感觉是如同鸡肋,长相,工作,家庭等等都尚可,就是特不喜欢那两撇小胡子和指头上那个特大号的金镏子,由于有了第一次的先入为主,后来就老觉得对方身上有一股子流气和痞气。我说,那我婉转地提醒对方一下,以后刮掉胡子,摘掉金镏子不久行了嘛。女的回答: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对那两样东西特别不喜欢。你也不要去提醒人家,两人八字还没一撇儿就干预人家的喜好,不太合适;再说啦,第一个印象永存不灭,对方当然可以去掉那些让你反感的东西,但自己内心里的感受怕是去不掉的。我俩单独谈的时候,我就权当闲聊问起为什么不把胡子剃干净,他说他们那里的男人都爱留胡子,显得有男人气概。
后来俩人又拖拉了一段,后来就不了了之。
实际上我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媒婆,因为对介绍的双方基本都不了解,而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一种例行公事。也许,当初那些向你打招呼的亲友并不一定是真正委托你,而只是客气话罢了,恰恰碰到的是咱这号老实疙瘩,拿根鸡毛就当令箭了。当你兴冲冲告诉人家:哎,给你打听到一个姑娘或一个小伙,叫你家那个什么来见见面吧,人家也只好当例行公事来一趟,那结果自然就没戏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