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的帖子里看到一组数字:
世界各国行政管理费用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之比较:
德国 2.7%
埃及 3.1%
英国 4.2%
韩国 5.1%
泰国 5.2%
印度 6.3%
加拿大 7.1%
俄罗斯 7.6%
美国 9.9%
中国 26.5%
教育 医药卫生开支占GDP的比重:
中国: 3.8%、
印度: 19.7%、
美国: 21.5%、
日本: 23.3%
来历不明的一篇帖子嘛,当然不敢随意引用。经过笔者在网上的初步查证,上述数字应该是基本准确的。
那就先说说后面的一组数字,把教育 医药卫生开支占GDP的比重提高至4%以上,似乎是政府好多年前就试图实现的一个目标,可惜的是时至今日,这个百分比只是在原地踏步,有些年头好像还比上年稍低一些。
好像有点像天底下所有穷苦人家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模式,精细的消费不起,咱就以粗劣的为主;副食价贵,咱就以主食为主;人蛋奶涨价呢,咱就以土豆白菜为主。记得小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饭好饭赖,吃饱再说。这话即是对客人的客套,也是对即将出门的儿女最殷切的叮嘱。穷人家过日子还有一怕,就是那种死死不了活也活不好的麻缠病,这话有点难听,但的确活生生的现实存在。一旦摊到这种不幸,真是有些棘手:继续治吧,不堪重负;保守些呢,似乎就是等死,不孝的舆论压力不说,担当赡养义务的儿女确实心里也不好受。现在影响农民脱贫致富一个重大阻碍就是:因病返贫,这也是政府派往农村的工作组递呈上去的工作汇报里狠常见的一句熟语。
农村教育的现状是,虽然国家规定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费全免,但乱七八糟的费用似乎还不少,比如像择校费,比多少个学费都厉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期间的辍学率并没有得到遏制,许多十几岁的孩子实际已经开始打工了。
十几岁的孩子辍学打工也罢,病人躺在自己炕上硬挺也罢,其实都一个根子:缺钱呐。
可是,眼下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是已达35万亿元,超过日本而居世界次席了嘛,可咋就老也舍不得在教育和卫生领域稍多些投入呢?
一个蛋糕,不论做多大,但份额是·恒定的。从帖子里的两组数字可以看得出来,标在“中国”后面的两个百分比似乎给放错了位置,准确一点说就像相声里的表述了:该多的没多了,该少的没少了。那个26.5%的确太扎眼了。
整个公务开支太大是个老话题,也是个大话题,对官场之事本人一贯知之甚少,所以不便作本质的评述和批判。咱就拣一个最表面的说说算了。在中国,一个三岁的孩子都知道,谁谁谁上幼儿园是车接车送的,谁谁谁呢父母的能力差所以只能用电动车来接送,不过这两种有时都差池,接送最及时的是领导的司机开着公车的那种。而一辆公车一年的保有费用比一辆新车还贵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那么多吃皇粮的一下子大量减少是有些不太容易,但将公车的数量减少一些也困难重重吗?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评论